在医院的日常环境中,门把手作为高频接触的公共设施,往往被忽视其潜在的卫生风险,门把手表面常成为多种病原体如细菌、病毒乃至更复杂病原体的传播媒介,尤其是在高人流量的诊疗区域。
想象一下,一位患者触摸过沾有自身病原体的门把手后离开,紧接着下一位医护人员或患者家属未经消毒便接触同一把手,这样的“接力”式接触,无形中加大了病原体传播的风险,特别是在流感季节或面对像COVID-19这样的高传染性病毒时,门把手的清洁与消毒变得尤为重要。
为减少这一风险,医院应采取以下措施:一是在高风险区域增加门把手的清洁与消毒频次;二是鼓励医护人员和患者使用手部消毒液后再接触门把手;三是推广使用一次性门把手覆盖或感应式开门技术,以减少直接接触。
提高公众对门把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同样关键,通过教育患者及其家属,让他们了解简单却有效的预防措施,如使用纸巾包裹后开门,可以显著降低因门把手引起的交叉感染风险。
门把手虽小,但其卫生状况却关乎大健康,在医院的每一个细节中体现对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视,是每一位医者不可推卸的责任。
发表评论
门把手,医院里不起眼却关键的隐形传播媒介——触碰间传递健康风险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