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儿科门诊中,小儿腹泻是一个常见的症状,常让家长们心急如焚,面对孩子的腹泻,家长们首先要学会区分生理性腹泻与病理性腹泻,以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。
生理性腹泻,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,外观虚胖,常有湿疹,这类腹泻通常由母乳或配方奶中的碳水化合物不耐受引起,表现为每日大便次数增多,但每次量不多,呈稀水样或蛋花汤样,无脓血,无发热或呕吐,生理性腹泻虽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无影响,但家长仍需注意调整饮食,必要时可咨询医生建议。
病理性腹泻,则需引起高度重视,它可能由细菌、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,如大肠杆菌、轮状病毒等,病理性腹泻的特点包括大便次数增多、水样便、伴有发热、呕吐、食欲减退等症状,严重时甚至出现脱水、电解质紊乱等,对于病理性腹泻,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就医,遵医嘱进行抗感染、补液等治疗。
面对小儿腹泻,家长需保持冷静,细心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,生理性腹泻虽不必过于惊慌,但也不能掉以轻心;而病理性腹泻则需及时就医,以免延误治疗时机,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,我们才能更好地守护孩子的健康。
发表评论
小儿腹泻,生理性多因喂养不当或自限性疾病引起;病理性则由感染、过敏等导致,观察症状轻重及伴随情况可初步区分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