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繁忙的急诊科,急性胃肠炎(AG)作为常见的胃肠道急症之一,常因食用不洁食物或受凉而引发,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,严重时可伴有发热、寒战及全身不适,面对这一看似“小题大做”的疾病,正确的识别与及时处理至关重要。
一、如何快速识别?
1、观察症状:急性起病,以恶心、呕吐为首发表现,随后出现腹泻,多为水样便或稀便,每日数次至十数次不等。
2、注意体征:患者常伴有中至低度发热,腹部可有轻微压痛,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。
3、询问病史:了解患者近期饮食情况,是否有食用不洁食物或生冷食物的病史。
二、有效应对策略
1、补液治疗:对于轻症患者,鼓励口服补液盐(ORS),以补充因腹泻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。
2、药物治疗:对于症状较重者,可给予抗胆碱能药物(如阿托品)缓解腹痛,同时使用止泻药(如洛哌丁胺)控制腹泻,但需注意,对于儿童及老年人应慎用或避免使用止泻药,以免加重病情。
3、抗感染治疗:若考虑为细菌感染所致,应给予抗生素治疗,如左氧氟沙星等,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,避免滥用。
4、饮食调整:急性期应给予清淡、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,避免油腻、辛辣及刺激性食物,待症状缓解后,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。
5、预防措施:加强个人卫生,饭前便后洗手;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及生冷食物;注意保暖,避免腹部受凉。
急性胃肠炎虽为常见病,但若处理不当或延误治疗,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,提高公众对该病的认识,掌握正确的应对策略,对于维护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。
发表评论
急性胃肠炎,腹痛腹泻需警惕!识别症状快就医、补液防脱水是关键应对措施。
添加新评论